無網實地版的印刷壓力控制經驗談
福州眾印網 2008-12-2 15:24:47 來源:福州眾印網
眾所周知,印刷離不開壓力,膠印工藝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膠印壓力問題,對膠印壓力的掌握程度也就成了膠印工藝操作技術水平的關鍵。對網線版如此,對無網線的實地印刷也是如此。但網線版可以通過對樣張的網點來觀察掌握,而無網實地則很少用儀器去檢測它的壓力,調整程度往往憑自己的經驗,同時也對無網印刷品不夠重視,認為只要印出實地不發虛,色彩較飽和就可以了,因此對壓力的調整也就以此為標準,有時印品效果不佳(可能是因油墨、紙張原因造成),則采用加大印刷壓力的方法,使之達到實地結實,色彩飽和的效果,殊不知膠印壓力過大有百害而無一利,尤其會影響印品質量。
前不久我們就遇見一副印無網實地版時因壓力調整不當而引起的印品縱向重影故障(前規線套印不準)。用250g白板紙印刷一批無網包裝品,要求色彩艷麗飽和,套印精度高,這對膠印來說并不難做到,主要處理油墨及套印問題即可達到產品要求。先印的圖文內容主要是一些字體及法人條碼、明暗調子的黑版,因此壓力按常規標準調節后,把第一道黑色印下,中途抽檢樣品前規、側規線都準確,符合要求,接著換墨印刷第二道彩色墨。圖文內容是實地塊圖案,試印幾張發現實地效果不佳,反映出實地圖案不實,油墨密度不夠,因此操作者就采取增加包襯的方法,再試印幾張,產品墨色效果也基本與打樣效果相符,于是就正式開印,途中也抽出樣品檢查,規矩線準確。在印品印到三百多張時抽出樣品檢查規矩線,發現前規線略有些錯位。隨即又抽出樣品觀察,發現樣品兩端前規線對稱相差半線,再等查看樣品前規線時,相差更大,于是停機檢查。
從此現象看,前規兩端對稱走不到位,在機械上,一方面是輸紙原因,另一方面是遞紙牙叼紙原因。但檢查這兩方面都正常,繼續開機印刷三百多張時,同樣出現此現象。后發現出現這種現象時即刻停止印刷,離壓,再次輸紙合壓印刷,前三百多張套印同樣準確。出現前規線不準時立即離壓,然后再合壓印刷又可印幾百張。這也是我們在工作中很少見的現象。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我們還是倒回初始現象來分析。
印刷三百多張便出現印品兩端前規線對稱不到位現象。離壓后再印刷又可印三百來張規矩線準的印品,這說明第一道墨色是準確的,也就是以第一道墨色為基準出現的現象。若問題出在機械設備上,那么也不可能會產生這種現象,因機械配合過緊,零件疲勞恢復速度也沒如此之快。因此我們把視線又轉移到印刷工藝上,離壓合壓,中間通過橡皮布傳遞印刷圖文。當印刷時,橡皮布處在被壓縮狀態而離壓時則處自然狀,在這種狀態下僅與橡皮布變化有關系。因此我們又重新計算了包襯,發現所用包襯過大,比正常印刷壓力大0.3mm左右,因此減去包襯至原值印刷(比網線版印刷壓力多0.1mm左右)。再通過調整油墨的粘性和流動性,再印時,實地圖案油墨色彩、飽和度、密度均達到要求,且不出現前規不準現象了。
通過以上實例證明無網印刷壓力忽視不得,一般印刷前應先根據所印紙張、印品內容來調整好印刷壓力,無網實地印刷要比網線印刷壓力稍大些,因為它的圖案是由實地塊組成。由于印刷紙張表面的平滑度、光潔度的影響,紙張表面存在凹凸不平現象,如果我們用高倍顯微鏡就能看到其凹凸不平的情況。正是因為紙張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粗糙性,在印刷著墨時有的部位著墨多,有的部位著墨少,顯然這種著墨程度通過紙張表面表現出來,其效果是完全不相同的,在整體效果上給人的感覺就是墨色不均、圖文的印跡不平整,而實地則需整個圖案色塊都能達到油墨密度均勻,色彩艷麗、若壓力不夠則由于紙張表面平滑度的影響很難做到這一點,只有靠加大印刷壓力和調整油墨的兩大特性(流動性和粘性)來實現。
本文關鍵詞:印刷壓力|印刷經驗
本文標題:無網實地版的印刷壓力控制經驗談
眾印網、福州眾印包裝有限公司、福州印刷、福州印刷廠、福州印刷報價、福建印刷廠、福建印刷報價、包裝印刷、福州包裝印刷、福州包裝盒制作、福建包裝印刷、福建包裝盒制作、產品包裝盒印刷、福州產品包裝制作廠
福州眾印包裝有限公司、精美包裝盒、精裝畫冊印刷、宣傳冊子、手提袋、福州包裝印刷、產品包裝盒制作廠、包裝印刷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