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根本上保證書刊裝訂質量問題
眾印印務 2009/1/15 10:46:22 來源:東北印刷包裝網
隨著書刊裝訂工藝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書籍采用了無線膠黏訂工藝,無線平裝膠黏訂工藝得到簡化,質量較穩定,周期短,工人勞動強度低,并且裝訂外形美觀。但目前在無線膠黏訂書刊生產中形成完整、系統、規范工藝流程的廠家還不是太多,由此而造成的各種裝訂問題,給讀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主要出現的問題有掉頁、斷膠、書背偏斜、空背、縮頁等。如何利用正確的工藝使上述質量問題得以有效的控制,這就要求印前、印刷到印后全過程系統地考慮。
裝訂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加工工序,上工序中出現的諸多不合理都會給裝訂帶來施工困難,所以從產品設計開始,就必須以裝訂的要求向前倒推工序。
裝訂工藝工程中的注意事項
1、32開雙聯本書籍的裝訂
32開雙聯本書籍,以前在鐵絲平訂時普遍采用天頭4mm、中縫6mm、地腳2mm的切口,在三面切書機裁切時,使用雙聯推書小車來完成上、下本的分別裁切。而在無線膠黏訂生產工藝中,采用上述操作,就會產生很大的天頭、地腳破口。
這主要是由于熱熔膠固化,整體硬度遠遠大于以前的燙背包書,在工藝上只能采取鋸刀分切的方法,先將雙聯無線膠黏訂的書籍分切成兩本后再進行裁切,而鋸刀又有厚度,一般為3mm左右,如果仍然采用以前的切口尺寸,顯然難以達到裁切要求,如果將中縫尺寸加到9mm,平版印刷的產品因有光邊及叼口尺寸的占用,印品就不完整。根據實際情況,可將中縫尺寸定為8mm,這樣既保證了印刷時印品的完整性,又能保證裝訂裁切質量。
2、銑背厚度的設計
為了保證書帖能在銑背刀處完全銑開,一般銑背厚度為2~2.5mm,較厚的書刊可達到2.5~3mm,而涂背膠厚度一般在0.6~1.2mm。以銑背厚度平均2.5mm、涂膠厚度平均0.9mm、正常外切口尺寸3mm為例,銑背涂膠后外切口只有1.4mm,如果產生正常的折頁允差,外切口就可能會出現縮頁現象;如果僅僅是將折頁尺寸放大,就會出現版心嚴重偏移、版心及相連頁碼超出標準等現象,給閱讀帶來很大不便,也嚴重影響書刊裝幀的美觀。如果拼版時在需要銑背處預先加1.5mm的銑口,這樣就保證了裁切尺寸的要求,消除了縮頁現象,并且不影響書刊的美觀。
3、訂口問題
有人認為膠黏訂書刊無訂口,這樣做出的成品書其版心在版面上左右不居中。在實際工作中,尤其是在有扉頁標題字的書刊中,這種問題尤其明顯。這主要是膠黏訂書刊不可能像鎖線裝訂書刊一樣,可以將書頁打開至書背脊,因平裝膠黏訂書刊的拉槽深度一般為1.0~1.2mm。筆者在不斷實踐中總結出,訂口約為3mm時,版心正好居中,這也基本上符合銑背及拉槽的尺寸標準。
4、書背字不居中問題
膠黏訂書籍的書背字不居中是一個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這是從手工包本向機械化包本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以前印刷多以單、雙色膠印機印刷封面,由于套印問題,機器對前擋規及拉規非常重視。而現在由于設備的不斷改造,市場追求短周期,對于封面配套要求快捷,所以大部分以四色機為主印刷,由于套印不存在問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規矩的問題,使得裝訂中機械上封時書背容易出現歪斜。為此,我們采取在拉規面拼版時在外十字線3mm處前后各添加一個黑△,黑△為3mm,這樣印刷后的產品一眼就能看出前規和拉規的準確程度,在實際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關鍵詞:印刷|膠印|油墨|柔版|CTP|PS版|裝訂|上光|瓦楞|印后|印刷機|不干膠
本文標題:如何從根本上保證書刊裝訂質量問題
眾印印務、福州眾印印務有限公司、福州印刷網、福州印刷廠、福州印刷報價、宣傳單印刷、企業目錄印刷、包裝印刷廠、包裝盒制作、光盤印刷、福州印刷公司、福州包裝盒生產、印刷加工價、福州包裝設計、福州包裝盒制作
福州眾印包裝有限公司、包裝印刷廠、包裝盒生產、畫冊印刷、手提袋印刷、福州包裝印刷、產品包裝盒制作、
|